建学校 兴科举

发布时间:2012-07-25 文章来源:祖国的宝岛台湾 阅读 : 3692

    荷兰殖民者霸占台湾时,台湾没有中国人办的学校。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台湾的教育事业得以兴起。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福建同安人陈永华。他原是个书生,同安被清兵攻占后,他投奔郑成功,得到信任,成为重要的辅臣。1665年,台湾各项事业初见成效,社会较为安定,陈永华再三说服郑经“建圣庙,立学校”,郑经同意。第二年,台湾在承天府(今台南市)建成第一座孔庙。此后,每年在这里祭奠孔子,祭奠的音乐也采用福建的祭孔乐章。同时,在孔庙设立“太学”,郑经任命陈永华为“学院”,也就是太学的主持人。陈永华“聘中土之儒,以教秀士”,还令各地的乡社办小学。这是台湾由中国人正式办学的开始。随郑氏入台的文人学士,大都热心文教事业,当地学生也很“奋学”。陈永华尤其重视高山族子弟的教育,他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还推行“其子弟能就乡塾读书者,蠲其徭役”的政策。这样,台湾地区从汉族到高山族居住地,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最高为太学,相当于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为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那时规定:“凡民八岁入学。课以经史文章”。此外,科举制度也开始在台湾实行。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