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简历
民族英雄郑成功史略
民族英雄郑成功史略
郑成功是中华民族明末清初驰名中外的民族英雄。他为反抗民族压迫和外来侵略,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地战斗一生。他的爱国思想、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创业精神,三百五十多年来鼓舞了千千万万的炎黄儿女,他的光辉名字成为一面爱国主义的旗帜。他为祖国建立的历史功绩,一直受到人们的怀念和敬仰。
郑成功,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南安石井人,明天启甲子年,公元1624年8月27日(
郑森从小胸怀大志,苦读《春秋》、《左传》和《孙子兵法》等;习练剑术,骑射,很快便成长为一个能文能武的少年。15岁考中南安县秀才。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21岁进入南京国子监读书,他拜当时著名学者钱谦益为师,钱师看了郑森的诗作《游剑门》、《游桃源涧》后,十分赞赏,评论说:“声调清越,不染俗气,少年得此,成天才也”。因此为他取了个号,叫“大木”。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建立南明政权,军臣昏庸无能,不图进取,成功很失望,便返回福建。
南明弘光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二十四日,清军攻占南京,弘光政权覆没。其父郑芝龙与黄道周等人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郑森进谒隆武帝,御赐国姓朱,改名成功(后人尊称“国姓爷”)。他向隆武帝提出据险要,先将进取,通洋裕国的建议,深受赏识,被封为“忠孝伯”,拜御营中军都督,挂“招讨大将军”印,与父芝龙奉命率军镇守闽北军事要地仙霞关。
南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八月,清多罗贝勒博洛统兵入闽,隆武帝在出逃延平途中被清军所杀。后清军又驱兵至安平,纵兵烧杀。郑成功目睹清军暴行,义愤填膺,毅然率陈辉、陈霸、洪旭等90余人入海,于烈屿誓师抗清。随即前往南澳岛招兵,以厦门、金门两岛作为抗清基地。为巩固金、厦抗清基地,壮大抗清力量,郑成功领导军民进行军事,政治和经济建设。郑成功以金、厦为基地,率军频频出击,转战闽、粤、浙沿海各州县。
南明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郑成功屯兵鼓浪屿训练,队伍逐渐发展。八月下旬,鄭成功与叔父鄭鸿逵进抵桃花山,会攻泉州月余不克。因清漳州守将王进回救泉州,成功乃退兵安平。
南明永历二年(公元1648年)五月,领军攻克同安。八月被清军夺回。成功知永历帝在梧州,乃遵用永历年号,派人员前往广东拜贺。
南明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克云霄县城,活捉清将姚国泰。又转攻诏安,进军潮州,击败许隆,广东揭阳,澄海等县纷纷归附。
南明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清军大举南进,广东告急,永历帝诏令郑成功、李定国带兵入粤勤王。成功率水师南下,在广东揭阳,澄海打败清军,永历帝先后封他为“威远侯”和“漳国公”。
南明永历五年(公元1651年),郑成功率兵南下广东勤王,清军乘虚偷袭厦门,成功回师,清军已经撤退。五月间,成功率军攻海澄,在磁灶击败清朝援军,获胜。九月率师入漳浦,大败清将王邦俊,缴获马匹兵器衣甲不计其数。清福建陆路提督杨名高闻讯,亲自率领清兵数千人,从福州赶赴漳浦救援。鄭成功闻报后集合诸将曰:“名高轻敌,我须诱其来战,先据险处而击之,必获全胜。”于是分兵先夺同安海边要塞刘五店、丙洲、石浔等地。自率大军随后登岸,以部将蓝衍、杜辉为先锋,令苏茂、郭仪带精兵暗伏于小盈岭之左;杨祖、蔡禄带精兵暗伏于右;又令甘辉、佘新两将接应,陈魁带兵在其后为救援。分兵布阵妥当之后,鄭成功亲自率领林名、刘巧、林胜等将带精锐亲兵登小盈岭督战。
南明永历六年(公元1652年),成功率部攻占海澄、石码,围攻漳州城,因清军反扑,退守要隘。清固山金砺带领清军攻袭,成功率领军民迎头痛击,大破清军,金砺郎狈而逃。
南明永历七年(公元1653年)五月,清将金砺率满洲精锐部队大举进攻郑成功的驻地海澄,日夜开炮轰击郑军营寨,郑军士兵被打死打伤不少,士气低落。郑成功命令张光启到各营传令,表明自己决心与海澄城共存亡,绝不后退。又叫冯澄世捧着“招讨大将军”的官印到各营传谕说,将士中有人能守住海澄,建立战功的,自己愿将这官印相让。在他的鼓舞激励下,海澄这一仗,清兵初时处于优势,但郑成功英勇顽强,指挥若定,终于扭转战局,反败为胜,充分表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战后不久,在广西的南明永历皇帝晋封郑成功为“延平王”。八月,郑芝龙派人通知郑成功,说清朝准备封他为“海澄公”,要他放下武器,接受招抚。
南明永历八年(公元1654年)二月,清朝遣使节持“海澄公”的官印和勒命来招抚郑成功,郑成功以“未有地方安插兵众”为理由,拒绝接受印勒。九月,清朝遣内院学士叶成格等人携带诏书和勒命,再进行招抚,并由芝龙派成功之弟郑渡、郑萌同来劝降。双方在安平谈判,成功拒绝削发受诏要求。清使又提出让四府安插部将为招抚条件,成功则要三省地方。双方僵持不下,谈判破裂。郑渡哭劝成功接受招抚,否则父亲及家人性命难保。成功不为弟弟之言所动,致函父亲芝龙说:“如遇害,只有缟素报仇,以结忠孝之局”。为了支援西南的永历政权,郑成功开始北伐南京的准备。
南明永历九年(公元1655年),正月初五攻克仙游。二月,郑成功设储贤馆,以前所试诸生洪初辟、杨经、阮旻锡、陈昌言、陈鹏翼、杨芳、叶儒羽、吕鼎、陈继明、林复明及荐举薛联桂、邓愈等充之。六月,派兵南下广东潮州府攻城征饷。七月,派甘辉、王秀奇等率兵从海路北征。十一月下旬收复舟山群岛。其年各地反清力量声势浩大,李定国率军直趋广东。十二月,李在新会战败撤还广西。清鄭和谈宣告破裂。清鄭亲王世子济度入闽征剿。
南明永历十年(公元1656年)八月,成功挥师北上,任命甘辉为元帅,率水师攻打福州,亲临城下督战,巡视闽安镇,罗星塔等地,筑堡驻军,扼守闽江口。十二月,成功军队攻罗源,宁德,甘辉击杀清将阿格商。清朝再次通过芝龙,派人劝成功归顺。成功的答复仍是:坚持抗清,决不妥协投降。随后,成功决定大举兴师北伐,攻夺金陵为号召天下。为此,他表奏永历帝,请命李定国出洞庭,会师江南,同时,还约鲁王部将张煌言出兵,参加北伐。
南明永历十一年(公元1657年),台湾荷兰人遣使求通商。七月,成功命洪旭等守金厦,自领大军从海上北伐。八月克台州。九月中旬,闽安镇失守,鄭成功回师守厦门。鄭成功派杨廷世赴粤西,向永历帝报告北伐计划。
南明永历十二年(公元1658年)五月初七日,成功颁布北伐命令,要求将士精忠报国,对民众秋毫无犯,严禁焚烧淫掠,不准擅动民间一草一木,并禁止宰杀耕牛等,违者严惩不贷。十三日,成功亲统甲士17万名,铁人8000名,战船数千艘,联合鲁王部将张煌言的抗清对伍,浩浩荡荡,从金厦扬帆北上。六月,攻占浙江平阳,乘胜进围温州。八月间,舰队在经过舟山以北的羊山海面时,不幸遇到一场飓风,士兵被淹死的达八千余人,损失惨重,成功只得指挥舰队移师舟山养兵、修船、筹饷。
南明永历十三年(公元1659年)五月,郑成功又率领大军从舟山出发。北上长江,攻崇明,泊船吴淞口。成功见清军在瓜洲筑炮台,江中设木城与滚江龙,布防严密,他命令先锋马信攻瓜洲,张煌言等人从上流合击,选派善潜水者斩断滚江龙,开通江道,发兵强攻,一举攻克瓜洲。瓜洲既下,即命张煌言进军芜湖,郑成功亲自带兵攻夺镇江。接着,成功挥师直捣南京。张煌言挺进芜湖、太平、宁国、池州与徽州等县闻风归附,声势大振。郑军纪律严厉,百姓秋毫无犯。龟缩在南京城内的总督管效忠称要献城纳款,甘辉等人对成功说:献城之说不可轻信,请速攻城,否则敌援军一到,必多费功夫。成功认为自己兵强势盛,敌非降即走,援军来,正好邀而杀之。于是陈兵城下,等待管效忠献城投降。主帅轻敌,将士战备松驰,清军乘机于七月二十二日出城反攻。北伐军连战失利,甘辉、万礼、张英等将领都战死。郑成功见大势已去,只好退出长江,撤师回厦门。
南明永历十四年(公元1660年),清廷派大将军达素领大军进攻厦门,成功率军迎头痛击,达素兵败。成功预料清朝将集中更大兵力前来进攻,金门、厦门弹丸小岛难以长期支撑,必须另辟基地,随即决定战略转移。于是,收复台湾的伟大任务列入了他的议事日程,台湾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南明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正月,成功召集将领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最后作出东征的决策。三月二十三日,他留郑经守厦门,郑泰守金门,亲率大军25000人,乘战船500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翌日,船队到达澎湖,预大风,停数天。为争取时间,他鼓励将士不怕狂风骇浪,奋勇直进,四月一日黎明,船贵驶抵鹿耳港门外,中午潮涨,由何廷斌导航,船鱼贯而入,从禾寮港登陆。
荷兰台湾总督揆一见成功军队突然来到,极为惊恐,急忙组织兵力反扑,郑军将领陈泽督师在北浅尾痛击荷军,击毙上尉贝德尔,歼敌百余人,在海上,成功的水师也大败荷兰舰队,炸沉“赫克托”号,其余荷舰狼狈辉循。郑军包围赤嵌城。揆一见势不妙,派人表示愿年年照例纳贡,要成功退兵。成功严正声明:台湾一向属于中国,自应当把他归还原主。勒令他们立即离开全岛。与此同时,他遣通事吴迈等人往谕赤嵌荷兰城防司令描难实叮投降,描难实叮见大势已去,
赤嵌光复后,成功乘胜进攻台湾城,揆一困兽犹斗,据城顽抗,成功采取围攻战略,俟敌自溃。
围城期间,成功把部队分派到各地屯垦,做好团结高山族的工作,其时,南北各社高山族首领均诣军营谒见,成功热情接待他们,还亲自到各高山族聚居地巡视慰问,受到热诚欢迎,男妇壶浆迎者塞道。
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维持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派雅科布·考乌任援军司令,带领战船10艘前来援助,成功令水师在海上迎击,把荷兰援军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逃。在外援断绝的情况下,岛下荷军动摇,有些士兵出城投降,黑人士兵则携带武器倒戈反荷。成功见攻城时机已到,便调集军队,用数十门大炮猛烈轰击,揆一势穷力竭,只好投降。
南明永历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元1662年2月1日),荷兰总督揆一在孤立无援、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向郑成功乞降。揆一在投降书上签字,然后带领兵败将离开台湾。沦陷38年的台湾宝岛、功垂千秋的壮举。
台湾收复后,郑成功领导军民大力进行开发与建设,他废弃荷兰殖民者所设的评议会,改赤嵌为东都,设承天府,置天兴、万年两县,委任官员,制定法律,进行政权建设,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发展文化,他重视农业生产,在围困荷兰殖民者时,就着手部署军队屯田。随后颁布《开垦条例》,鼓励文武官员招佃垦荒,努力创业。为了维护台湾农民利益,他严令官兵恳辟荒土,不许混圈田地,违者重罚。当清朝迁界消息传到台湾时,他立即驰令将官,招集流离失所的沿海人民到台湾安置,组织他们从事生产,为繁荣台湾经济,他鼓励文武官员从事渔业、经商,建造大船,通贩日本与南洋各国,又令金、厦、铜山、达濠诸镇,冲破清朝海禁,同内陆商民通贩,购运各地货物,转贩海外各国。在成功的领导下,岛上经济和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成功由书生而从戎,诗词颇具大将风度。其《复台》诗云: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南明永历十六年(公元1662年)初,成功闻其父芝龙被害,
十分悲愤。四月,因部分将士拥其子郑经拒命,怒极。又因台湾初辟,百废待兴,郑成功焦心积虑,加之多年戎马倥偬,积劳成疾,五月初一日尚在视事,初八日未时,薨於承天府(台南赤嵌城)。年方三十九,葬台南州仔尾。
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康熙帝下诏,郑成功是“明室遗臣”,不是清朝的“叛臣贼子”,赐郑成功、郑经父子二灵柩由台南县州仔尾,国葬礼仪运归南安水头康店村橄榄山乐斋公墓内。赐“忠臣”牌匾;并亲书挽联褒扬。联曰: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爱新觉罗·玄烨
郑成功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打败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伟大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其精神之伟大。如清台湾著名爱国诗人邱逢甲题台南延平王祠曰:
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山河,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
驱外夷出境,开辟千秋新世界,愿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台湾巡抚刘铭传题词曰:
赐国姓家破君亡,永矢孤忠,创基业在山穷水尽;
復父书词严義正,千秋大節,享俎豆于舜日尧天。
现代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将军张学良,在台南延平王祠,吟咏近代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将军郑成功,全诗如下:
孽子孤臣一稚儒,
填膺大义抗强胡;
丰功岂在尊明朔,
确保台湾入版图。
2011年厦门第三届“郑成功文化论坛”
《郑成功对台湾贡献举世无双》
郑成功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留下了丰厚的“郑成功文化”精神财富。郑成功对台湾的巨大贡献是举世无双的,台湾人民也极为景仰这位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英雄。台湾以“成功”亲命名学校道路等,如“成功大学”、“成功国小”、“成功路”、“成功桥”等,都充分表明了台湾同胞对郑成功爱国主义行为的崇敬与怀念。
今天,台湾同胞把郑成功视为台湾的“开山王”“开台圣王”,对这位王爷,梵香祝祷,视为神明,历数百年而不变,“创基业在山穷水尽;享俎豆于舜日尧天”,这就是炎黄子孙对民族英雄郑成功开拓精神的讴歌。
郑成功的雄风将千秋永存,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促进中华民族的振兴,这就是我们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敬仰。
郑萬全 泉州郑成功学术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