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抒己见
从郑成功海上贸易看 海峡两岸古航道的形成
从郑成功海上贸易看
海峡两岸古航道的形成
郑大华 郭志启
从历史上看,唐宋元明清时期从事航海和海上通商贸易的特殊人群,通称“海商”。海商历史,首推福建郑氏海商集团。这个海商集团的创始人为郑芝龙,继承人为其儿子郑成功及其孙郑经。郑氏祖孙三代从17世纪20至80年代期间,建立一个“海上商业王国”,拥有一支强大舰队和庞大的商船队,纵横海上,从事大规模海上通商贸易,影响巨大深远。
福建郑氏海商崛起后,即走向海洋,登上历史舞台,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是反对明王朝实行海禁,要求对外开放自己贸易。郑成功家族海商经营海外贸易,既为己谋,也为民谋,更为国而谋,他们泛筏兴贩东西两洋,促进中外经济交流,利民裕国。
说海峡两岸,首先要说“海峡两岸”一词的由来:在中国,一说到“海峡两岸”,人们就知道指的是被台湾海峡分隔的中国大陆和中国的台湾岛。可是,“海峡两岸”一词是怎样产生的呢?1972年2月26日,中美上海公报的“协商”正处于关键时刻,双方最大的难点是台湾问题。中方的态度十分明确,即在公报中不能提“一中一台”,更不能提“两个中国”。当时,中美双方的“擂主”分别是乔冠华和基辛格,二人正在杭州,眼见黎明将至,飞往上海的飞机已待启动,均焦急万分。突然间,基辛格询问起眼前朦胧可见的西湖长堤是谁修的,乔冠华便回答说是中国宋朝文学家苏轼主持修的,所以西湖长堤又叫“苏堤”,那么西边呢?乔冠华说,“西边也是西湖。”基辛格立刻激动起来:“苏堤两边都是西湖……那我们何不就叫海峡两岸的中国人?”于是“海峡两岸”一词由此诞生了。
说海峡两岸古航道
汉人于宋元时,泉漳就有零散无组织地迁台,而最早到台湾的第一拨,是颜界齐、郑芝龙等海商28人。明天启元年(1621年)郑芝龙等跟从漳州海澄县人颜思齐经扶桑乘船到台湾,在北港登陆,与同行者安寮落脚,开拓疆土。当时,海船仅有13艘。颜、郑为了建立海岛外贸基地,镇抚土番(高山族),分汛所部耕猎,形成强大的垦殖力量,奠定汉人开拓台湾的基础。到天启四年(1624年)4年间,泉漳一带贫民竞相奔往相聚,其中,芝龙胞弟芝虎及芝豹随之从兄芝莞也渡台。同年(一说翌年),颜思齐去世,葬于今嘉义三界埔山(今其墓仍存在)。斯后,郑芝龙继任首领,建立以台湾北港(今笨港)为中心的根据地。《福建通志》载:“中土人士之入台湾,自海澄颜思齐始。”汉人入台人数,年年激增,当日渡海交通工具,多乘两桅帆船,也有伴随渔船出海。志载:“舟船启碇扬帆,顺流东向,四更工夫过黑水洋,三更工夫抵岸,七更北靠淡水、基隆;偏东乌石港;南抵安平、布袋,偏北港、红毛、梧楼;偏南打狗”。由此,亲友故旧,投奔相聚,形成强有力垦殖大军,且建立初具规模的郑氏地政权。
崇祯元年(1628年),郑芝龙归顺明朝,时值福建饥荒,郑氏在福建巡抚熊文灿支持下,招集沿海饥民数万,东渡台垦荒。这时,去台出海港口,据说有二十几处。由福州开航,出闽江口,经过妈祖岛,直抵台湾。兴化(今属莆田)各地,出航前集兴化湾,或平海湾,扬帆台向台湾。泉州出航,海道过金门,也有出泉州湾,取小咋等小港口,扬帆台湾的。厦门开航,出厦门港口,过金门航向台湾。漳州出航,经海澄、厦门港口、过金门航向台湾。漳浦出航,由浮头港、将军港、港尾、牛属航向台湾。……港口出航的饥民,一时聚达数万之众。郑芝龙率部担任明军前锋,在台湾海峡西部与荷兰殖民者进行海战,获得大捷。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骤增至十几万人,这是历史以来的第一次有组织的大批劳力移入台湾,有助于台湾的开拓与发展。
孤臣确保台湾入版图
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七月,荷兰殖民者窃占台湾西南部,建赤嵌城为据点。郑芝龙率部与荷兰殖民者抗衡。崇祯元年(1628年)郑芝龙归顺明朝。崇祯六年(1634年)九月,芝龙率部参加台湾海峡中荷海战,担任明军前锋,在澎湖犬屿、金门料罗湾活擒荷兰殖民军队“伪王”以下20多人,击毙上千名荷兵,焚毁荷船并缴获大量战利品。
此间,满州贵族所推行的民族高压政策,激起了汉族人民的剧烈反抗,烈火燃遍大江南北。明室遗臣亦不断来日本乞师。如,黄宗羲写《日本乞师记》。1643年,唐王派周准芝到日,请准募师三万。次年,郑芝龙亦派黄征明、康永安来乞师。1644年6月,明朝的一些官员拥立福王朱由崧即位于南京,建号弘光。不久,清兵攻破扬州后,于翌年6月占领了南京,弘光朝廷覆亡。
弘光朝廷七后,唐王朱聿键即位福州、建号隆武。隆武帝颇思振作,在郑成功朝见隆武时,受赐姓朱,改名成功,封忠孝伯,从此,人称之“国姓爷”。于是,郑成功感激隆武帝的知遇,决心尽忠报国,但郑芝龙却心怀异志,暗中意欲降清。隆武二年(1646年)清兵进迫福建,隆武帝匆忙出奔江西,刚走到汀州,便被清兵抓获杀死。后郑芝龙被清兵挟持北上软禁。当清兵打到安平时,郑成功焚烧儒衣,打起“背父报国”的大旗,义无反顾地走上抗清武装斗争的征途。
顺治十五年(1658年),郑成功统率雄兵十馀万,大小战船数千艘,联合鲁王部将张煌言的抗清队伍开始北伐。翌年五月,郑成功又率领大军从舟山出发,一路奋战,人心振奋,形势大好,而逼南京城下,且麻痹轻敌,故在7月22日受清军暗中反攻,全军覆没。一场规模浩大的北伐,便这样失败而回到厦门。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朝乘郑成功南京新败,喘息未定,派遣达素为大将军进攻厦门。郑成功奋起反击,大败清军,守住了厦门。雄才大略的郑成功认识到,自己凭藉厦门、金门等弹丸小岛,难为抵御清兵。为了坚持长期抗清斗争,收复台湾的伟大任务列入了战略上的大转移。
1661年,中国海上武装领袖郑成功从厦门率师二万五千人东渡台湾。荷兰总督揆一看见郑成功军队兵临城下,大为惊慌。便拼凑所有兵力,分水陆两路进行反扑。由于郑成功身先士卒,大大鼓舞全体官兵斗志,大败荷军水陆两路后,在赤嵌城内的荷兰司令猫难实叮以孤城绝援,城中缺水,首先于
康熙联挽名垂青史
郑成功在光复赤嵌城之后,便开始大力开发台湾。首先是建立政权。他以赤嵌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同时,为了纪念他的家乡安平,改台湾城为安平镇。从此,台湾建立起与祖国大陆相同的府县制。
郑成功又积极鼓励大陆沿海人民移居台湾。他在针对清朝强制推行的“迁界”(强迫沿海三十里地的居民迁往内地)暴政的情况下,下令各地“收沿海之残民,移之东土(台湾),开辟草莱,以相助耕种”。结果,“闽浙居民附舟师来归,烟火相接,开避芜土,尽膏腴”。由于大陆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台湾的社会面貌逐步发生了变化。
郑氏原以海上贸易起家,在厦门时,郑成功便设立五商、十行,和国内外许多地区进行贸易,获取巨利,以饷养兵。收复台湾后,他继续利用台湾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通贩东西两洋,借以充实军饷,裕国利民。
郑成功率兵到达台湾以后约半年,清朝将他的父亲郑芝龙处死,又杀其在京家属凡11人。这消息传到台湾后,郑成功悲伤欲绝。同时,永历帝被吴三桂杀害的消息也传到台湾,更使他悲愤交集,不能自己。加之他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的台湾,一意作为反清复明基地,而因长期戎马生涯,积劳成疾,更由于心情郁闷,病情日益严重。于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初八日病逝,年仅39岁。
此后,由他的儿孙郑经、郑克塽,先后继任延平郡王嗣位,在台湾与清王朝对峙。康熙皇帝继位后,曾数次主动派员与郑氏谈判,谋求和平统一台湾。郑经、郑克塽均执著明郑政权,另立版图,独立为国,致使和谈破裂。公元1683年,康熙帝以战逼和,一举攻克澎湖,全歼郑氏主力,郑克塽终于作了明智决择,予以归顺。且要求把其祖父郑成功的遗骨移葬福建故土,康熙帝准允,派员随灵护送,以礼安葬,并亲书挽联一副: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释:上联的意思是,清军入关南下,明朝各镇总兵均临难心变,唯有郑成功固守厦门、金门,又挥师北伐,直达南京,震动东南;下联的意思是,随着清军推进,南朝诸王相继覆亡,郑成功尤坚持反清复明,并东征台湾以资据点。
综述之,郑成功有各为其主之德。康熙帝在挽联中盛赞其“孤忠”与业绩,可谓英雄之。诚然,他为反抗民族压迫和外来侵略,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地战斗了一生的民族英雄。他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数百年来鼓舞了千千万万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为祖国建立的历史功绩,一直受到人民的缅怀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