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
谒陵献辞、谒陵祭文
谒陵献辞
维公元一九九二年六月八日,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党政军民,工农兵学商各界,暨
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代表,于民族英雄郑成功逝世三百三十周年之际,谨以崇敬之诚,
晋谒于民族英雄陵墓之前曰:
巍巍鳌峰,翠柏苍笼。滔滔东海.碧浪汹涌。海滨邹鲁,代出人龙。
唯我成功.民族英雄。功昭日月,举世同崇。颂公雄略,壮志如虹。
海上挥师,宝岛重光。爱国御侮,千古称颂。荷夷屈膝,国威远扬。
颂公尽瘁,开辟亲躬。菇苦间关,教化屯农。民族团结,宝岛繁荣。
颂公卓识,经营海疆。开拓进取.贸易通商。历半世纪,海交兴隆。
伟哉郡王,民族之光。爱国精神,代代共仰。海峡两岸,骨肉情浓。
继往开来,金瓯一统。振兴中华,再鼓雄风。齐心协力,共建厥功。
----------------------------------------------(撰词 张毓昆 致词 林景宗)
---------------------------谒陵祭文
维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七年七月十五日,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各界人士,暨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代表,谨以清酌之奠,祭于民族英雄、故明招讨大将军、忠孝伯、延平郡王郑公之灵曰:呜呼!生当明季,社稷危颠。公以儒生一介,焚青衣于孔庙,举义旗于东南。图神州克复,寄剩水残山。奈何明祚既尽,孤臣无力回天。壮志虽未已,忠节逼前贤。公念台湾宝岛,三十八年沦陷。荷夷暴虐,生民倒悬。旋挥戈台海,断流投鞭。人鹿港,攻赤嵌.开辟荆榛,茹苦间关。围城八月,揆一胆寒,降表一下,光复台湾。整户籍,置府县,兴文教,力屯田,治军严,治民宽,开台始祖,史乘 无前。不世之功,唯公可专。呜呼!天竟不佑,夺公英年。宏基十载,青史永传。春秋大义,光照人寰。今逢盛世,国泰民安。中华景运,如日中天。一国两制,已奏凯旋。回收香港,四海同欢。九九之年,澳门归还。未归一统,祗余台湾。同胞隔两地,骨肉不团圆。公之故乡,吾闽吾泉。雄风再鼓,责无旁贷,和平统一,任重道远。愿公盖世之英灵,教我后生,薪火承传。愿公浩然之正气,励我国人,再谱新篇。华夏归一统,告慰公灵前!呜呼哀哉,尚飨!
---------------------------------------------------一九九七年七月十五日 (撰词:王仁杰 致词:王仁杰,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编剧,泉州市政协副主席)
丰功伟业耀古今
------------------------------------------- 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40周年
- 1662年2月1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郑成功率领军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将困守热兰遮城的荷兰殖民者占踞达38年之久的中国宝岛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驱荷复台,捍卫祖国领土完成的壮举,三百多年来,一直受到炎黄子孙的世代传颂。
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后人对人他丰功伟业的先赞誉,可谓史不绝书,车载斗量。今天,当我们跨进新世纪的门槛,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40周年之际,认真回味前人的各种评述,放眼不今世界格局,审视海峡两岸关系走向,更能使我们深切地感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之深远。
其一,郑成功复台,牢固奠定了台湾归属中国的历史地位。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三国时代,呆王孙权就派遣将军卫温到过台湾,闽粤沿海很早批有先民漂流过海到岛上居住。南宋乾道7年,泉州知州汪大猷,曾遣军民屯戍澎湖。元代在澎湖设文巡检司,地隶泉州晋江县。但是,由于长时台湾岛内人烟稀疏,荆榛丛生,经济落后;远离大陆,封建朝廷并未建立统治机构。进入17世纪,西方殖民势力----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相继东来,在南亚、东南亚等地建立殖民地,并多次袭扰台湾。而此时,奉行闭关锁国政策、腐败无能的明朝延对此茫然无措。1624年,荷兰殖民者窃踞子台湾,并以此为基地,企图染指中国东南沿海及东北亚地区。可以想像,如果没有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的命运必定是长期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雄,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时刻都会受到严重的威胁。正是由于郑成功胜利地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截断了荷兰人从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到长崎(日本)的贸易链条,使荷兰人在远东的海上势力一蹶不振,也使西方殖民者失去了向东扩张的跳板,打乱并遏制了西方殖民体系在东亚的形成,捍卫了中国海疆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我们中华民族迄今都深享其益。
其二,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反对外敌侵凌的伟大旗帜。1661年4月,郑成功率大军从金、厦出发进兵台湾,他在致荷兰殖民者的信中,义正辞严地指出:台湾是中国的故土,久为贵国占领,今藩主既来,此地应归我。他所面临的强敌是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的世界头号海上强国——荷兰,后面又是清朝廷厉行?"海禁”的政策,可谓腹背受敌,致使郑军给养困乏、进退失据,但他收复台湾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经过长达9个月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驱荷复台的战略胜利。在郑成功身上,展现出中华民族不甘忍受外敌侵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坚韧不拔的浩然正气,谱写子中华民族反击外敢侵略的胜利篇章。他所建立的功业超越了国界,为被压迫、被剥削的东方民族反抗西方殖民主义树立了光辉榜样,以后历代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在反对和抗击外敌人侵的斗争中,均以郑成功、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为精神旗帜,他们英勇无畏、精忠报国的崇高气节,激励无数的仁人志士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可以说,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宝贵财富。
其三,郑成功在台湾建置史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促进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即着手开发、建设台湾,把大陆的封建政治、经济制度移植到台湾,置赤嵌为承天府,设天兴、万年二县,第一次在台湾本岛建立了中国人行使主权的政权机构。郑成功对台湾少数民族实行和睦政策,帮助他们发展经济,鼓励并妥善安置大陆渡台移民,引导他们开发建设台湾,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台湾形成一个以汉人为主体,以中华文化为维系纽带的社会,为后来康熙实现全国统千奠定了客观基础。
其四,郑成功深受世人尊崇,成为海峡两岸人民团结的精神纽带。郑成功一生所建立的不朽功业,使他成为中国人民由衷敬仰的历史人物。早在台湾归清之初;康熙皇帝在郑成功归葬南安时就写下挽联赞曰:"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二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晚清光绪年间在台南建立延平郡王祠,官方就于每年农历二月下旬与八月下旬,分别举行春秋二祭。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为延平郡王祠题词赞曰:"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二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台湾人民把郑成功尊为“开台圣王”,纪念郑成功的祠庙达’140多座;1948年由台湾省参议,会建议制定每年:4月30日为春祭日期,1950年由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又将每年8月27日定为秋祭日期。1959年;台南市文献委员会以郑成功登台日应为4月29日,因此转呈台湾省当局将春祭重订为该日,同时亦为复台纪念日。从明郑以来的台湾文化史,充满了浓厚的遗民忠义精神,其精神源泉,都可以追溯到郑成功开台所带来的巨大影。向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海峡两岸处于对峙局面,但是,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仍然通过各种形式纪念郑成功。1962年,儆口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之际,海峡两岸都举行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纪念活动。在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台湾解除戒严之后,两岸人民的往来越来越密切,不少台湾同胞以各种方式,前来大陆寻访郑成功史迹,凭吊英雄业绩。大陆的有关单位、机构,召开了数次颇有规模和影响的纪念大会和学术研讨会,不少台湾友人应邀参加。对这位民族英雄发自内心的尊崇,使两岸人民在交流交往中增浓了同胞爱;手足情,增进了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反对台湾分裂独立的共识。
其五,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经验,为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智慧源泉。应当看到,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在国际反华势力的纵容下,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兴风作浪,伺机图谋台湾独立,分裂祖国。严峻的现实迫使我国政府在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解决台湾问题的同时,不得不进行军事斗争的准备。为了粉碎“台独”的图谋,我们有必要重温历史,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经验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智慧。这一切宝贵的历史经验,都值得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合理地消化吸收、融汇贯通,使我们在解决台湾问题时能更好地把握主动权。
其六,郑成功经略海洋的实践;是对我们面向21世纪建设海洋强国极其宝贵的启迪。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曾经有过经略海洋的辉煌历史,至明朝前期,中国的海上力量仍然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然而,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的短视,造就闭关锁国的心态,在十七世纪第一波全球化的浪潮中逆流而动;推行反动的海禁政策,严重摧残本国的海上力量和对外商贸;错失了经略海洋、拓海开疆的历史机遇,终于在19世纪中叶被迎面而来的西方殖民势力的典型代表——英国殖民者一举击败,并饱尝了不断战败割地、山河破碎的苦果。惨痛的历史教训,使我们在审视2L世纪的兴国方略时,糊IJ需要唤醒国人的海洋意识。重新认识郑成功这位中华民族纵横沧海的大英雄,有助于国人海洋意识的觉醒。近年来,不少学者在深化对郑成功的研究中认为,郑成功最大的成就和国人至今难以企及的能力;在于创建二支声威赫赫的海上力量。凭籍这支力量,他掌握了远东水域的制海权,挫败了早期西方殖民势力在远东建立霸权体系的图谋,其经略海洋的煌煌业绩,深远地影响到了远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乃至领土格局。21世纪是人类又二个进行海洋大开发的世纪,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载们必须从先辈的实践中汲取智慧,重视对海疆的保卫和海洋的开发,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 成功大名垂宇宙,丰功伟业耀古今;我们今天纪念郑成功广硬更自觉地弘扬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继承他所留下的丰富历史遗产,为促进祖国统一、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作者:泉州市政协副秘书长,泉州郑成功研究会副秘书长)
--------------------------------------------------------------------(责编:苑克俊)
郑成功复台三百四十周年感言 (台湾) 黄清源
---------——郑成功一生的心路历程—— 郑成功是收复台湾,驱逐荷兰人的民族大英雄。明朝永历十五年,郑成功率领大军进攻台湾,驱逐荷夷,迄今已经三百四十周年。虽然他以三十九岁的英年逝世,但是他在台湾立郡县、制法度、定职官、兴学校、修文德、汉化土蕃、寓兵於农,使原本荒芜的台湾大启文明,成为当日反抗满清,发扬民族精神的『海外扶余』,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郑成功一生的心路历程也实在是我国近代史上表现民族精神最辉煌的一页。如今,台湾有延平郡王、开山圣王、开台圣王等神庙五十七所。(小祠庙无数)日据时代,虽改称开山神社,庙貌常新,典祀不衰,可见日本人也是十分崇敬郑成功。台湾同胞永远纪念,尊称他为国姓爷,因为他的确是一位造时势的大英雄,他的忠勇坚贞,比起义天祥、史可法,毫无逊色;而规模之闳阔,影响之深远,则又在二人之上。唐景崧曾有题郑氏庙联云:
---------由秀才封王,柱撑半壁旧山河,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
---------驱外夷出境,开辟千秋新世界,愿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这些话语真正道出了我们每一个人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敬佩之心!然而从近代史上,中外历史家的研究和记载,郑成功一生的遭遇卻有许多无奈,他的事功昭昭在目,而所给人感伤的是英年旱逝,真是:『未酬壮志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流!』
一个人的人生心路历程,从生到死,自幼到长,斑斑点点自有其欢乐与哀伤。郑成功於明朝天启四年(西元一六二四)的八月二十七日,生於日本长崎河内埔的千里滨。他家世居福建南安县石井镇,是当地的大族。他母亲是日本平户田川氏的女儿,所以郑成功禀赋著日本袭自中国『忠君爱国』的尚武精神;他父亲郑芝龙是一个海上冒险家,从海洋商人变成了海盗,从海盗变成了海上镖客,纵横在福建、浙江沿海口台湾、澎湖、日本、琉球一带,受明朝的招抚,担任海防游击,咸了当时东南的海王, 所以郑成功又得海国思想的遗传。郑成功七岁的时候,回到南安石井镇的老家读私垫,十五岁进南安县学作生员。(科举时代凡是在学肄业的通称为生员。)二十一岁到南京国子监深造,(国子监又称国学,相当於现在的大学o)是有名的学者钱谦益的高足弟子。钱谦益虽在後来有贰臣的丑名,但对郑成功非常热心教导,在他的厂有学』集中也处处表现出民族大义。郑成功读圣贤的书,认识了夷、夏的大防,义、利的分辨,成仁取义的真解,养成了国士的风度。起了一个别号叫大木,意思是国家已经像一所快要倒塌的大厦,自己要做一根大的木柱,来支撑它。他喜欢写的几句诗是:『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可见他憧憬著海阔天空,独往独来的境地。也暗示著他立志作第一等人物叫顷治二年(一六四五)八月,郑芝龙带郑成功见隆武帝,隆武帝是郑芝龙等人所拥立的。隆武见郑成功少年英俊,丰彩精明,赐姓『朱』名曰『朱成功』,并封他『忠孝伯』。这就是後来人们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当时郑成功二十二岁,年青血气方刚,心中自然感动,这件事对郑成功厂反清复明,的决心,有重要的启示,有荣誉戚,望以国家兴亡为己任。
明崇祯十七年(西元一六四四),流贼李自成打破了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满州人乘机南下,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首先开门揖盗。郑芝龙也受了清将的诱惑,不听他和家人,朋友的劝告,献仙霞岭迎降,终於被清兵拘禁起来,解送到北京。打入安平的敌牢,并且逼死成功的母亲。二十三岁的郑成功领略了天崩地陷国破家亡的惨痛,内心的悲愤可想而知。经过沈默抉择,忍受亲情割裂的痛苦,前往文庙,对孔子神位行过礼,脱下儒衣儒冠,一火焚毁,伏地哀告说:『我从前是一个学士文人,现
在是一个孤臣孽子,我此後当戴盔披甲,与清兵决一死战,争取国家民族的生存!』这时候郑成功,『反观自照』,建立了正知正见的人生方向。
从此,郑成功便以鼓浪屿、南澳岛作根据地,立起『招讨大将军』的旗子,开始招兵买马,不到三、四年编练了五个军,有铁的纪律,有钢的意志,采用机动的游击战术,屡次举兵进攻福建、广东、浙江等地,打得清兵应接不暇,疲於奔命。後来又统领海、陆军十几万兵冲入长江,攻陷镇江,直达南京,亲自祭扫明孝陵。前锋挺进到芜湖,先後收复了四府三州二十二县,全国都在欢欣震动。可惜连战连胜之後,因为轻敌,因为想以最少的牺牲收得战果,不幸几十营大兵在南京城外被各个击破,只得痛苦退兵,仍回福建,重新稳定金门、厦门的桥头堡。这时候,郑成功内心岂不悔 恨,悔恨自己大意,坐失良机未迅速攻城直取金陵,以致功败垂咸。
永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的春天,郑成功应台湾通事何斌的请求,决定收复台湾作休养生息的地方。这种决定是在南京一役失败後迷惑时更勇敢的决定,是生命中的触动,这叫做感动,心灵会通的碰撞。台湾原是中国的领土,面积十二万方里,不过在明朝末年,这地方荒芜不堪,为欧洲的荷兰人所占据。郑成功算好了海潮时日,用战船三百,载精兵两万五千,堂堂开进了鹿耳门禾寮港,受当地人民及番社头目热烈欢迎。先占领赤崁城,继续围攻安平。七个月以後,荷兰终於投降,结束了.三十八年的暴横政治。中华民族开拓的台湾,仍然归还中国的版图,郑成功此时非常感动。写下一首诗云:『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旧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问关不忍离。』
郑成功於清顺治十八年四月一日登陆台湾鹿耳门,至康熙元年五月八日病逝,在台湾只有一年又一个月。郑成功一生虽满腔忠义,但是他的遭遇却有许多无奈,军旅生活煎煎熬熬,沸沸腾腾:事功昭昭在目,以狮子奋迅的精神要驱满复明,但辛劳难免。因为过度焦劳,加於水土不服病倒了。他的病徵像肺炎,病了又不休息,所以越来越重。临死的时候说:『起义以来,血裏泪裏,过了十六年。驱满不成功,死也合不上眼。天啊!天啊!!教我这时候死,可对不起祖宗国家!』他用自己的手把脸都抓破了,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郑成功自二十三岁至三十九岁这十六年中的心路历程,笔者归纳以上『悲愤』、『悔恨』、『感动』三点。他的孤忠大节传宇内,壮烈英魂在人间,有关他生前身後的传说也就获得人们的报答和纪念。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国姓爷郑成功复台三百四十周年,在深切怀念之余,要体会郑成功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维护我中华民族大义要同心,要以锐利的心眼捕捉生命脉动,同一个意志,同一个理念,同一个思想,同一个目标,同一个看法,那就是『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与祖国不可分离,台湾问题是中国的问题,自家人解决自家的事,不容许外国人说三道四;国家内的党派族群不同,但是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理念要同心,也就是上下一心。质言之:我们要效法郑成功复台的精神,『承先敌後』、『继往开来』。承什么先?秉承忠心!启什么後?敌忾同仇!继什么往?收复台湾!开什么来?发扬中华文化!郑成功的人生历程辛苦,我深切的感怀,认为人生的目的在於,『了解生活的意义,发挥生命的价值』的理念,然而为了达成这一崇高的理念,必须具备奉献牺牲的精神,以艰苦奋斗来谋取群体的利益。郑成功移孝作忠,承受割裂亲情的痛苦,尽管当时环境险恶,隆武帝死後,永历帝庸碌无能,不足以咸大事。但是郑成功仍然坚守正道,朝著既定的目标迈进,虽然北伐功败垂咸,在痛定思痛下转移目标攻克台湾,终於获得最後胜利。郑成功的忠节固然令人敬仰,但是郑成功不畏困苦艰难为驱满复明创下美好的历史,更让全世界的人所赞扬!他以一人承当千万人的苦难,以造福广大人群,从而充实一己生活的意义,提高一己生命的价值,这崇高的精神是多么伟大!从郑成功孤忠奋斗的启示,虽然悲痛、悔恨,但他仍旧坚持努力,甚至在失败的风度上,重整旗鼓终於赢得胜利。他展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虽然驱逐满清没有成功,但他仍然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今天我们纪念郑成功要同心的是面对二十一世纪现实的勇气和尽其在我的精神,要发扬我中华文化的贞明。